小的時候,性子很野,媽媽在管不動我的時候總是會吼:“又不乖,捉你去打針??!”打針,就成了童年黑色的記憶。長大后,卻當上了護士這個給人打針的角色,這一啄一飲之間,真有點因果循環(huán)味道。
記得以前,最最討厭的就是防疫站里面那個胖胖的姑娘,因為她打針總是快、狠、準,尤其是打屁股,痛得要麻掉一樣。用著我媽媽的原話就是,帶我去打針就是帶我去打仗,未開始打前,我就會先吼得隔壁18里都聽見,打的時候乖得像貓咪,然后打完了,又開始吼叫。
到了現(xiàn)在,我卻把我小時候最討厭的人那套絕活學(xué)去了,快、狠、準。下了臨床后,每一天都有治療,打針種類變得多樣起來,然而無論是肌注、皮下皮內(nèi)、還是靜脈注射,講究的都是護患配合,要是患者不愿意了,絕活也就沒地方可使了。
于是,我又學(xué)會了晉級絕活——溝通。臨床上的病人可不同防疫站的病人,進得了住院部,至少總得呆個3、4天,如果是病情嚴重的,呆上幾個月,那也是個正常的事兒。這樣,問題就來了,打針這活兒也不見得每天都能保證質(zhì)量,這與你當天的手感、病人的皮膚血管情況掛上鉤,百發(fā)百中只能發(fā)生在期待里,現(xiàn)實卻是骨感而無情的。
你不能保證你每發(fā)子彈都打中,但是你可以保證你和病人的關(guān)系鐵鐵的,我們護長常常說“如果那個病人喜歡你,關(guān)系好,那你打上多少針都沒關(guān)系。”這就有賴于溝通了,當我們與患者的關(guān)系好,患者當你是家屬一般時候,就算被你打痛了打淤青了,他也會笑笑地鼓勵加油。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關(guān)系好而疏于提升自己的技藝。
護理,是一門精致的藝術(shù),打針只是里面的一個分支,溝通才是里面的骨架橋梁。多點與你的患者溝通吧,相信無論是打針還是其他治療,都會變得輕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