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住院部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執(zhí)行“一人一陪護”措施,所有陪護人員不得外出,每日測溫。
6月9日清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按往常一樣為所有陪護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卻發(fā)現(xiàn)患兒小彬的媽媽蔡女士有發(fā)熱,科室立即采取隔離措施,上報醫(yī)院職能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后指引蔡女士到發(fā)熱門診就診。
然而,當天正是3歲的患兒小彬手術的日子。中午12點左右,小彬手術結束安全返回病房,一直照顧他的媽媽卻“不見了”,其他家屬要等核酸陰性結果才能進入住院部。
沒有親人在身邊的小彬煩躁不安,一直哭鬧,責任護士盧淑霞當起了“臨時媽媽”——陪他玩耍,給他講故事,想盡一切辦法哄他。
術后4小時過去,小彬還是沒見到媽媽,一直哭著。護士們輪流用動畫片、小玩具等等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喂水、喂牛奶,擔心他餓肚子。慢慢地,小彬似乎像明白了什么,愿意跟護士姐姐們互動起來,不哭不鬧了。
天漸漸黑了,換班時,護士們特地說明了小彬的情況,晚班的護士繼續(xù)輪流陪伴著小彬,直到他爸爸核酸檢測陰性后進入病房?!斑@幾個小時我們都很擔心,很感謝這么多姐姐陪著孩子,謝謝你們!”小彬爸爸說。
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小彬恢復良好?!翱吹胶⒆踊謴徒】?,很有成就感?!边@群“臨時媽媽”的愛心舉動,溫暖了患者和家屬的心,生動詮釋護理人文關懷的內涵,真正落實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