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65歲的黃先生因為肝臟第Ⅶ段肝癌在我院普外二區(qū)接受了開腹肝癌切除術。術后定期復查,七年來,未見肝癌復發(fā)及轉移。11月中旬,黃先生來醫(yī)院復查時,通過腹部CT及MRI檢查,顯示肝臟第Ⅷ段可見一個直徑約2cm的病灶,診斷為肝癌復發(fā),需要再次手術治療,并入住我院普外二區(qū)接受治療。
普外二區(qū)主任王衛(wèi)東教授組織科內專家對黃先生的病情進行了詳細的評估、分析和討論,認為:手術方式如果采用傳統(tǒng)開刀則需要經原手術切口,切開長約20cm的切口,創(chuàng)傷大、術中分離粘連困難,術后恢復時間長。而腹腔鏡手術對于身體的創(chuàng)傷小,有利于快速康復,但是手術難度更高,尤其是該腫瘤位于肝臟頂部,緊貼膈肌,傳統(tǒng)的腹腔鏡技術需要分離上次手術留下的腹腔粘連,而且暴露十分困難。結合多年的豐富的腹腔鏡手術經驗,王衛(wèi)東教授提出經胸腔入路腹腔鏡下第Ⅷ肝癌切除。
目前,在腹腔鏡肝臟手術的相關文獻報道中,切除病灶主要集中在肝臟的Ⅱ、Ⅲ、Ⅳb、Ⅴ、Ⅵ段,易于暴露和切除。而位于肝臟特殊部位如Ⅶ、Ⅷ段的病灶,由于視野暴露困難、手術設備難以到達及出血不易控制等原因,臨床上仍處于探索階段。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操作器械的改善和腹腔鏡手術技術的不斷嫻熟,外科醫(yī)生開始探索腹腔鏡下肝臟特殊部位病變切除。由于肝臟Ⅶ、Ⅷ段的病灶位置深在難以暴露,其術野顯露是腹腔鏡肝切除的技術難題,因此病人體位及操作孔分布對于建立可操作的手術空間尤為重要。腹腔鏡術中超聲能夠確定手術切除范圍,指導完整切除腫瘤。日本學者Okuda等于2015年率先報道了經胸腔聯合腹腔鏡手術切除肝臟Ⅶ段腫物。
盡管手術難度大,但是,王衛(wèi)東教授決定迎難而上,并與醫(yī)院胸外科專家會診,制定了詳細可行的手術方案。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11月下旬,由王衛(wèi)東教授主刀,在心胸外科袁義主任等胸外科專家的協助下,為黃先生實施了胸腔入路腹腔鏡下肝癌切除術。術中,利用超聲準確定位,將復發(fā)的肝癌精準切除,手術過程不到2個小時,出血不足30ml,僅僅留下了4個小小的傷口。術后黃先生恢復良好,目前已康復出院。
目前該類手術操作在國內外僅有零星報道,該例胸腔入路腹腔鏡下Ⅷ段肝癌切除的順利實施展現了我院肝膽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方面的強大實力,對于我院學術影響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