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惠怡 發(fā)表日期:2017年10月13日 點擊數:0
??????? 近日,某醫(yī)院收治2名呼吸困難、肌肉麻痹癥狀患者?;颊卟∏閲乐乇凰屯匕Y監(jiān)護室,一度靠呼吸機維持。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臨床表現(xiàn)及肉毒抗毒素診斷性治療有效,高度懷疑這是一起肉毒梭菌中毒事件。
??????? 臨床表現(xiàn):
??????? 食源性肉毒梭菌中毒是由于攝入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物所致的一種嚴重中毒。潛伏期12h-36h,最短為2h-6h,長者可達8d-10d。潛伏期越短,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以神經系統(tǒng)癥狀表現(xiàn)為主,可有頭痛、頭昏、眩暈、乏力、惡心、嘔吐。眼內外肌癱瘓可出現(xiàn)眼部癥狀,重者出現(xiàn)吞咽、咀嚼、發(fā)音困難,甚至呼吸困難。肌力低下主要見于頸部及肢體近端,腱反射可呈對稱性減弱?;颊唧w溫正常,意識清楚。除非提供輔助呼吸(機械通氣)否則呼吸肌麻痹可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如果及時診斷和治療,包括及早使用抗毒素和加強呼吸護理,大多數病例可康復,康復需要數月,美國病死率為5%-10%。
??????? 傳播方式:
??????? 肉毒中毒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與各地區(qū)的海拔、氣壓、水源環(huán)境、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等有關系。全球對數病例是美國報告的,中國主要發(fā)生于新疆、內蒙古、河北等地。
??????? 人群普遍易感。食物制作、保存的方法未能破壞孢子并有利于毒素的形成,便可引起散發(fā)病例、家庭暴發(fā)和一般暴發(fā)。在厭氧、適當的儲存溫度和防腐劑條件下,如發(fā)酵、鹽腌保存的食物、煙熏的魚和肉制品、家庭中不恰當加工制作的罐頭、低酸的瓶裝食物(如蔬菜),肉毒梭菌可以在食物制品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曾有幾起暴發(fā)是由于使用未去內臟的魚、烘烤的土豆、加工不當的市售肉餡餅、嫩炒洋蔥、油浸蒜泥所致。在我國新疆地區(qū),中毒食物以自制臭豆腐、豆醬、豆豇蔬菜罐頭、自制西瓜水、自制啤酒、過期魚罐頭和板鴨等報道。
??????? 預防措施:
??????? 嚴格管理與檢查食品,特別是臘肉、罐頭等腌制食品或發(fā)酵的豆、面制品制作和保存;食用食品前高溫加熱(如80℃10分鐘或更長時間)可以降低肉毒毒素中毒的風險。不自制發(fā)酵、腌制、罐頭食品。不食用過期食品和變質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