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初,49歲的關女士,因頭昏、乏力、腹痛來我院就診,醫(yī)師初步診斷關女士患有結蹄組織病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即安排關女士到血液風濕科住院治療。入院后,經一系列檢查發(fā)現關女士腹部有一炎性包塊,但由于關女士血紅蛋白非常低,已經出現發(fā)熱,細菌入血的癥狀,更要命的是關女士溶血性貧血在進行性加重!
由于病情危重,關女士被立即轉入重癥醫(yī)學科進行救治,朱達堅副院長立即組織相關科室進行會診,確立了對關女士的救治方案。關女士經過抗感染,積極補液等處理后,發(fā)熱情況好轉,但溶血仍持續(xù),溶血情況未能有效控制!鑒于一般手段未能有效控制溶血情況,左六二主任當機立斷決定采用目前最先進的雙重血漿置換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經過多次雙重血漿置換術后,關女士各種癥狀減輕,血小板、血紅蛋白值迅速回升,間接膽紅素快速下降,這說明治療效果有效。隨著關女士病情逐步穩(wěn)定,已轉入普通病房繼續(xù)治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調節(jié)紊亂,產生自身抗體和(或)補體吸附于紅細胞表面,導致紅細胞破壞增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貧血,患者病情嚴重時難以控制,目前常采用血漿置換術進行治療。雙重血漿置換(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pheresis,DFPP)是一種通過對一級分離后的致病血漿進行二級分離,然后將棄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漿與血液有形成分一同輸回體內,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選擇性血漿分離療法。該技術相對于單重血漿置換,具有安全性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適用范圍廣、營養(yǎng)物質丟失少、血漿使用量少甚至不需血漿、療效確切等特點。雙重血漿置換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腎臟疾病、結蹄組織病等疾病的療效非常顯著,應用非常廣泛。
目前除血液灌流、血液濾過等基礎血液凈化技術外,重癥醫(yī)學科又開展了血漿濾過吸附(PDF)、血漿置換、雙重血漿置換、血漿吸附等復雜血液凈化技術,這些新的技術可以更好地選擇性清除血液中的各種物質,有效避免了血制品輸入所帶來的各種不良影響以及解決血制品越來越難獲得的難題。利用這些新技術成功地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雙重血漿置換術是血液凈化的先進技術之一,全國能開展這一項目的醫(yī)院為數不多。由于院領導的重視及全體員工積極的學習及鉆研,血液凈化技術已成為科室的特色,其中血液凈化技術與體外膜肺氧合技術(ECMO)的結合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順德地區(qū)的危重癥醫(yī)學發(fā)展樹立標桿。
上圖為關女士進行雙重血漿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