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家長急沖沖的抱著寶寶來到眼科門診就診,主訴自己兩歲不到的寶寶雙眼上眼皮處有一疙瘩,不痛不癢,自己沒有在意,三個月了至今還沒消退,真是著急。
看著可愛的小朋友因為眼皮“鼓包”而影響了容顏,著實讓人心疼。經過詳細的眼科檢查,確診孩子患的是“霰粒腫”,即“瞼板腺囊腫”。給這位家長講解了發(fā)病原因,護理注意事項及需要用藥后復診,她才心安地帶著小孩離開。
那么,“霰粒腫”是什么?應該如何處理?
霰粒腫,其實就是長在眼睛上的一個小囊腫,是因為瞼板腺的出口被堵塞而形成的,所以這個病又被稱為“瞼板腺囊腫”,用手去摸眼瞼時,會摸到一個較硬的小腫塊,多見于嬰幼兒童。這個病雖然比較常見,但通常起病較為隱匿,不處于急性發(fā)作期時不疼也不癢,只有翻開眼皮看時,才會看到患處有充血發(fā)紅的現(xiàn)象。
小的霰粒腫無需治療也可自愈,但是保守治療失敗、霰粒腫變大形成時間長的情況下,就需要進行手術切開引流加刮除術。術后,需要復診檢查瞼板腺功能情況,及時給予干預治療,預防霰粒腫的復發(fā)。
問:霰粒腫手術后會留疤嗎?
答:手術首選結膜切口,通常皮膚表面看不到疤痕,但是如果合并細菌感染致瞼板穿孔損壞皮膚,則需要聯(lián)合皮膚切口才能盡可能地清除囊腔、肉芽腫及囊壁等壞死組織。皮膚通常會有手術瘢痕,后期應用抗疤痕藥物減少瘢痕的形成。
問:兒童霰粒腫手術痛不痛,需要麻醉嗎?
答:霰粒腫手術通常十幾分鐘左右即可結束,對于配合較好的兒童局部注射麻醉藥即可,但是對于復雜的、較大的霰粒腫小患兒則需要聯(lián)合全麻進行治療。
寶寶眼皮“鼓包”,不容忽視,建議家長們注意培養(yǎng)孩子形成勤洗手、講衛(wèi)生、不亂揉眼睛等良好個人習慣,可減少眼部疾病的發(fā)病幾率,發(fā)現(xiàn)寶寶眼睛異常,要及時到醫(yī)院眼科就診,以防耽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