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黨支部:參觀低冚村紅色革命老區(qū)
(供稿:消化內科黨支部 陳淑敏 胡趣兒)
3月16日,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消化內科黨支部聯合腫瘤一、二科黨支部及中醫(yī)科黨支部開展黨群共建活動,通過參觀了低冚村紅色革命老區(qū),接受黨的教育洗禮。
低冚村是廣東省第一批“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共產黨建立的革命根據地,紅色資源非常豐富。據了解,低冚村目前有據資料可查的紅色遺址5個,分別是低冚村大圍祠堂、低冚伏擊戰(zhàn)遺址、婦女夜校遺址、聚和堂宗祠和前陣哨崗、5個遺址前后分布,串聯起一條總路程為1.2公里的紅色路線。為充分保護利用好低冚村的紅色資源,該村將搶救修復好紅色遺址,對遺址進行保護性設計和修復,打造好“紅色村”黨建示范點。據史料記載,1938年冬,以龍門最早的共產黨人王達宏為首的愛國青年和有識之士,在這里成立了“永漢大眾救國會”,宣傳抗日救國。次年冬,在低冚村大圍村民小組成立了龍門縣中共領導的金龍大隊,并開展了第一次武裝革命。
通過參觀低冚村紅色革命戰(zhàn)爭銅像及簡介,我們深切了解和認識到革命軍人的感人故事,了解到革命軍隊的光輝歷程和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zhàn)的英勇事跡。
此次黨群活動,我們更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從而增強黨的思想覺悟,我們將持續(xù)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注傾力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將飽滿的政治熱情轉化成為人民服務的不竭動力。
中醫(yī)科老年病科黨支部:接受黨性教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
(供稿:中醫(yī)科老年病科黨支部 廖冰)
3月16日,恰逢立春之初,草木萌動、花枝孕蕾,為了讓支部黨員充分接受黨性教育洗禮,中醫(yī)科老年病科支部、腫瘤一科黨支部及消化內科黨支部一行前往南昆山低冚村革命老區(qū)活動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參觀低冚村勝利廣場、低冚伏擊戰(zhàn)公園、李紹宗故居及東三支展覽館并帶領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實地學習百年革命黨史,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
正如低冚族訓中所言“守承須立志,此日良弓良治,曰茍完茍美;創(chuàng)建在堅心,今朝肯構肯堂,適樂土樂郊”,為了開辟更美好的生活圖卷,在漫長的革命斗爭史中,低冚十八姓子孫和排嶺王氏子孫一道,繼承和發(fā)揚先輩勇武剛毅的精神,敢為人先,不畏犧牲,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赝ㄟ^大量的照片和動態(tài)影像,重現了共產黨人不畏犧牲、前赴后繼的偉大壯舉,通過把史料史實轉化為教材,把革命遺址轉化為課堂,讓紅色教育成為黨員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體驗式教育”,引領黨員干部進一步感悟初心使命,鍛煉黨性修養(yǎng)。
在主題活動的最后,黨員們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詞,錚錚誓言展現了同志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忠誠,更加堅定了入黨使命、奮斗初心,大家更是紛紛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以昂揚的士氣、進取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行動踐行入黨誓詞,立足本職、爭當先鋒!
腫瘤一科:追尋紅色初心,牢記時代使命
(供稿:腫瘤一科黨支部 黃晨)
為更好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腫瘤一科黨支部聯合中醫(yī)科黨支部及消化內科黨支部于3月16日組織黨員進行“不忘初心、銘記歷史”主題學習活動。我們首先來到“低冚紅色村”紅色革命老區(qū),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性教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推動黨員在尋根溯源中追憶初心,在牢記使命中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據悉,2017年年底,廣東省啟動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低冚村被列為第一批紅色村和鄉(xiāng)村振興實踐基地。
隨后,在腫瘤一科黨支部書記劉興麗同志的帶領下,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由衷表達了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生的承諾和對黨忠誠的決心。最后,穿過“紅色五角星”形狀的勝利之門,來到“聚和堂”前的廣場,上面種著十八棵木棉樹。每棵樹下都篆刻著一個姓氏,代表十八姓兄弟的義氣與團結。木棉樹又稱“英雄樹”,整齊排列的木棉樹象征著低冚村先人勇武奮進的精神,也象征革命武裝力量的戰(zhàn)勝歸來。功臣路在聚和堂的后面,一路蜿蜒曲折,古木參天,也寓意著艱苦卓絕的低冚開基之路和革命斗爭史??谷諔?zhàn)爭時期,恢復武裝斗爭后這是第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伏擊戰(zhàn)發(fā)生地。
此次參觀學習,激勵了全體黨員群眾在新時代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奮斗精神,用心感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崢嶸歲月。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兩個維護”,不忘醫(yī)者初心、踐行醫(yī)者使命,在新時代、新起點、用行動詮釋中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推進新時期衛(wèi)生健康工作。
消化內科黨支部:入戶探訪,延續(xù)關愛
(供稿:消化內科黨支部 陳淑敏 胡趣兒)
3月20日下午,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消化內科黨支部在胡趣兒護士長帶領下,聯合醫(yī)院天使之翼志愿者服務隊的社工前往家住杏壇逢簡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潘阿姨及其同住的孫女郭同學家中進行了入戶探訪。
潘阿姨和郭同學是我科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在上門慰問過程中,我們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和體格檢查,詳細了解出院后潘阿姨和郭同學的身體情況及居家護理情況。何栩醫(yī)生指導患者平時一定要按時按量服藥,注意低鹽清淡飲食,還要盡可能減少或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在日常活動時,動作要慢,避免磕傷或跌倒的意外發(fā)生。
此外,胡趣兒護士長及歐陽月弟護士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護理評估,通過大家的指導,患者很快掌握此次健康宣教的相關要領。潘阿姨還表示一定聽從指導,從而幫助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疾病的康復。我們還耐心詳細地解答患者咨詢的相關問題,普及更多關于疾病方面的健康指導。
針對此次活動,我們聯合資源管理中心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制定健康管理計劃以及通過與家屬建立溝通群組,方便病友和家屬在群內及時溝通。后續(xù)社工會通過定期跟進患者情況,1年后醫(yī)護人員將再次到隨訪患者家中評估他們的情況。
現場,醫(yī)護人員還為“倆婆孫”送上了一些生活用品,鼓勵她們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生活,并表示醫(yī)院會時刻關注、關心和幫助她們。
據悉,在3月22日,由患者資源中心組織的志愿服務中心“傳承雷鋒精神 匯聚益善力量”——學雷鋒志愿服務暨醫(yī)務社工日善行答謝活動中,消化內科被評為2022年最佳合作伙伴,通過開展愛心探訪送溫暖活動,進一步提升患者滿意度,使醫(yī)療服務延伸至醫(yī)院外或患者的家庭中,讓受助者感受到醫(yī)院及科室的關愛和溫暖。